當時我利用一天特休的假期,到書店去找了一些職涯規劃的書,造著書上的方法,找個不會被干擾的時間、地點,好好靜下心來,把自己過往的學經歷都都寫在白紙上,好好的回顧一下,從中列出一此讓自己特別雀躍的事情,找出心理對職涯與生涯的想望,嘗試發掘生命熱情及個人專長之所在。
這個方法幫助我定出了20年的目標,於是我開始將時間由遠往近推,找出10年內要達到的目標,再來是5年、1年等。接下來就會很清楚和現況比較下的差別,也就是形成了壓力,不過這個壓力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是由自己的期許產生的。有了壓力後,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處,也就清楚了需要補足的地方。我想是因為掌握了清楚的目標和動機,雖然有了自我期許的壓力,但因為內在反思的過程讓我產生了相當的信心與積極的態度,結果很順利的在競爭非常激烈的招生過程中直接錄取了。
我在這樣的過程中,經歷了壓力結構、目標建立、自我提示,因而產信心,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如此的緊密。這堂課讓我瞭解了這些控制著我們生活的關鍵要素之間的來龍去脈及因果關係,我想這會幫助我更有效的掌握及運用它們來為我工作的!
(蔡秋榮 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