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如何提高學習效果?

剛下課,坐在回家的高鐵上,寫下這篇心得。我發覺這個時候寫心得的靈感最多,因為剛學到的新資訊加入了自己的「潛在領域」,而且因為課才剛剛結束,所以印象非常的鮮明,也就是它們不僅是正在「實際領域」及「可達領域」,而且更有高的「可發概率」。

今天課堂裏最讓我有感觸的是關於如何加強「可發概率」的學習方法,因為這讓我回想起以前求學階段的一個有效的學習方式。我記得那時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先唸過一篇新的單元,然後把書本蓋起來。再來拿出筆記本,把剛讀過的新資訊用自己的想法、語句寫出來,即使寫的不完全也不要去翻書,而是用思考的方式把不足的部分補上。這個方法可以讓我有很好的學習效率,而且歷久不忘。

那時只知這個方法很好,但不知為何。今天上課的內容讓我明白了這個學習過程為何有效:

1)首先看過一篇書,就是在把新的資訊紀錄到「潛在領域」。

2)再來蓋上書,憑自己的記憶把它寫出來,同時也在進行加強電網強度,即加強了「可發概率」。而且也把資訊進行重組,相當於「製作索引」的過程。

3)接下來把忘了的部分用自己的想法或理解的內容補上,則是在進行與其它「可達領域」進行「相互關連」的動作,讓這些新的知識也進入了「可達領域」中。而且這樣子得到的電網尤其可貴,因為是用推演及理解創造出來的的,所以它的電網強度相對較高,也就是「可發概率」高。

4)最後再把自己的筆記和書本的內容加以印證並修正錯誤,然後重覆這個學習的過程直到錯誤不再出現。

這個學習過程的效果非常的好,因為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重覆的把新的知識放到實際領域裏,也且擴充了可達領域。同時藉由理解的補強,使得習慣領域可以很有效的將新的知識收編,以為己用。僅將這個學習分享給同學,同時也讓它再次成為我的「優良習慣」!
(蔡秋榮 文)

沒有留言: